中國快時尚產業發達,電商巨頭Shein和Temu的廉價衣物熱銷全球,卻也帶來環保問題。快時尚衣物大多使用不可回收利用的合成材料製成,加上政策限制與人民心態,專家認為永續時尚要在中國推廣不容易。
根據美國之音報導,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和消費國,每年丟棄的衣物超過2600萬噸,大部分最終進入垃圾填埋場。快時尚品牌如Shein和Temu的廉價衣物風靡全球,但這些衣物多數由不可回收的合成材料製成,對環境造成嚴重負擔。
致力於推動循環經濟的非營利組織艾倫‧麥克阿瑟基金會(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)表示,全球只有12%的廢棄物被回收利用,而被回收再製成新衣服的僅有1%。在中國,合成材料占國內服裝銷售額的70%,但回收利用率僅約20%,而且幾乎全是棉花。
此外,中國政策禁止使用從舊衣服中回收的棉花來製作新衣服,這意味著大量的再生材料無法在國內市場流通,僅能用於出口。再加上中國消費者普遍不願意購買二手物品,使得永續時尚在中國推廣難上加難。
儘管如此,也有一些年輕人開始關注永續時尚,創立了二手或環保材質製作的服裝品牌。一位光顧永續時尚店家的大學生楊寶(Bao Yang)表示,「我這個年紀的人更沈迷於快時尚,或者根本不考慮服裝的永續性」。然而,這些再生衣物的價格通常比快時尚品牌高出許多,對於追求廉價和快速消費的主流消費者來說,吸引力有限。
德拉瓦大學時尚與服飾研究教授盧盛(Sheng Lu)表示,「研究反覆表明,消費者不願意為用再生材料製成的服裝支付更高的價格,相反,他們希望價格更低,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衣服是用二手材料製成的」。
專家認為,若要在中國實現永續時尚的普及,需要像政府推動電動車行業發展那樣的明確政策目標和經濟激勵。否則,面對低成本生產和消費者習慣,永續時尚在中國仍然是一條漫長而艱難的道路。